2023-06-19 14:50:40 | 职校教育网
202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变频器、电动车驱动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现代电力企业和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变频器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到核能、电力、制冷、低温、汽车、船舶、流体机械、石化、冶金、化工、新能源等中外大型企业从事研究、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政府机关,从事教学、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化石能源是工业革命的基础,现在世界能源消耗的主力还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传统能源,但使用年限只有百年量级。各种新能源只占能源消耗不到20%的比重,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它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因此,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职校教育网
哪些大学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类) | 包含专业 | 专业方向 |
1 | 北京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 | 北京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
3 | 北方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 | 吉林农业大学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电子封装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智能感知工程 | 智能装备与先进材料 |
7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能源动力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新能源 |
8 | 天津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 | 天津农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0 | 天津商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1 | 河北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2 | 华北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3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4 | 中北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
15 | 山西大同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6 | 运城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7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8 | 沈阳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19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0 | 东北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1 |
21 | 上海理工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制药工程、包装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智能化制造类 |
22 | 上海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3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4 | 南京大学 | 材料类 |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
25 | 东南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先进机械能源材料类 |
26 | 南京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7 | 江苏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8 | 江苏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29 | 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业工程 | |
30 | 河海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1 | 河海大学 | 电气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大禹强化班 |
32 | 南京林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3 | 江苏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4 | 合肥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5 | 厦门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
36 | 福建师范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
37 | 福建师范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8 | 江西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39 | 山东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
4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1 | 青岛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2 | 济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3 | 山东建筑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4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5 | 信阳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6 | 商丘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7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8 | 长江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49 | 中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0 | 长沙理工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51 | 长沙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2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3 | 重庆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4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5 | 西南石油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 |
56 | 西南石油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7 | 成都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8 | 贵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59 | 昆明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0 | 西安交通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材料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程力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建筑学、飞行器动力工程 | 智慧能源与智能制造类 |
61 | 西安交通大学 | 工科试验班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 | 钱学森班之智慧能源动力Q |
62 | 西安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3 | 西安石油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4 | 陕西科技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5 | 兰州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6 | 兰州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7 | 兰州城市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8 | 青海师范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69 | 新疆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0 | 新疆农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1 | 新疆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2 | 扬州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3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4 | 南京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75 | 湖南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6 | 楚雄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7 | 榆林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8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7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0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地质类 | 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能源)、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地质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1 | 长春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2 | 上海电机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3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4 | 新余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5 | 沈阳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6 | 江苏海洋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7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8 | 广东工业大学 | 能源动力类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89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0 | 江西工程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1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2 | 南昌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3 | 荆州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5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6 | 营口理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7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8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
99 | 山西能源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高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选科要求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类) | 专业方向 | 选科要求 |
1 | 北方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 | 河北工程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 | 河北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5 | 华北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6 | 河北北方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7 | 运城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9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0 | 沈阳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1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2 |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3 | 山西大同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4 | 天津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5 | 天津农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6 | 天津商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7 | 东北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8 | 上海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19 | 上海电力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0 | 南京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1 | 江苏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2 | 南京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3 | 河海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4 | 江苏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5 | 合肥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6 | 安徽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7 | 江西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28 | 厦门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招生专业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29 | 福建师范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1 | 青岛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2 | 济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3 | 山东建筑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4 | 华中科技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5 | 长江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6 | 河南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7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8 | 信阳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39 | 商丘师范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0 | 重庆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1 | 西南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2 | 西南石油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3 | 成都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4 | 中南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5 | 长沙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6 | 贵州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7 | 昆明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8 | 兰州理工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49 | 兰州交通大学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
50 | 兰州城市学院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学什么?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和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是热门专业之一,但也有千万别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站建议想要报考能源与动力工程,就需要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就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等内容。本期本站将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及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等。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因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包含的专业方向比较广,高校会根
202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方向202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传递工程、材料科学基础、循环经济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工业废弃物处置与处理等课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化学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资源循环科学,喜欢对循环经济分析的学生就读。202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原理、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业前景能源材料与器件就业前景是很好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可以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发电、储能器件、电动汽车、光电照明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企业事业单位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产品研发、工艺与器件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或在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新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材料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怎么样?分析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就业前景怎么样,学生毕业后好找工作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仅供参考。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情况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毕业后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生会去哪里工作?毕业后学生都找了什么工作?以下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常见的几个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碳中和背景下,聊聊能源动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三个专业)碳中和背景下,聊聊能源动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三个专业今天就来谈谈跟碳中和紧密相关的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高考指导网专题频道。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碳中和背景下,聊聊能源动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三个专业这几天,网上讨论最多的是限电。限电好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就业前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是现代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学科,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现代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实施,以及随着人类社会能源问题的愈来愈突出和对环境的追求愈来愈高,该专业将在现代设施农业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及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未来好就业吗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简介能源化学工程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之前只在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里涵盖过一点,主要关注怎么利用能源、对大自然造成较少的伤害。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方向与前景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在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水利(水务)局、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利(电力)设计院、各大流域管理机构、城建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外咨询公司从事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管理和咨询工作。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土资源、水利、水资源、城建、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
2023-06-29 16:25:22
2023-06-23 08:27:39
2023-06-17 14:17:54
2023-06-26 03:57:26
2023-06-25 08:46:53
2023-06-24 2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