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 22:48:11 | 职校教育网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阳谷县运河西路517号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职校教育网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省级骨干示范学校”、“省级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省级双证互通试点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规范化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学校占地125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开设机电、电子、计算机等14个专业,其中机电、电子、计算机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6月,学校被列入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办学理念阳谷职业中专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建设以中职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层次与结构合理,软件与硬件配套,质量与效益一流,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一流职教名校”的办学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集学校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内部管理上,学校着重构建五位一体的共同治理的新机制,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家长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在学校委员会的领导下,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教学管理阳谷职业中专一直把教学质量看作学习发展的生命线,确立了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每学期都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专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学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立校之本。全校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坚持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至少30节,及时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强化教学检查制度,明确教务处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确保教学管理畅通、有序和高效。建立教务处、教研组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组通过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观摩教学、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组内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积极开展学校间的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与普通高中学校、先进地市职业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并通过共建题库、联考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春季高考从2003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从职业中专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这一政策,职业中专抢抓机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截止目前已有5926名毕业生升入高校,其中996名同学升入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滨州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特别是近两年,对口高职考试升级为国家春季高考以来,职业中专春季高考成绩一直名列聊城市前茅。按照传统的思维,想考大学就得上普通高中。而现在,国家开通了中职毕业生直升大学的“绿色通道”,在阳谷职业中专学习,通过春季高考升入大学,无疑成为莘莘学子的一条“捷径”。实训基地建设职业中专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标准化建设。2011年,学校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学校,取得建设资金5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同年10月份,学校通过政府采购,完成280台套的实训设备采购任务。2012年,学校争取到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支持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资金200万元,同年12月份,完成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设备的采购工作。2013年以来,学校投入600余万元按标准给机械加工、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16个实训室配齐了实训设备。2014年3月,3000平方米高标准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投入使用后,学校的实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服务功能大幅提高。正是得益于标准化建设,让该校的实训条件在市,乃至省都保持了先进性。校企合作依托学校专业优势,与市场、企业接轨,建设相关专业化公司运作模式的实训基地。如成立了机械加工、模具,服装等专业的专业化公司等。这些公司化运作模式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校企同行、双向融合、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通过公司化运行,联合组建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改进及完善现有的教学模式,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将把建立实训基地作为大力实施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施开放性教育模式,把教室搬进车间,让企业进驻学校,切实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培训职业中专作为聊城市涉外劳务合作建设基地、山东省外派劳务基地,走出去,请进来,双向选择,“订单”培养,坚持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和师资、教学设施优势,与企业和有关单位、部门联合举办长短班,对在职人员、下岗或转岗职工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电工培训、会计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特种作业培训、残疾人培训、党员培训、教师培训等,现已成为市残疾人培训中心,县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特种作业培训中心。年培训2600人次。学校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毕业生除升入大学的外全部被安置到国内或国外知名企业工作,其中向韩国、新加坡、日本输送了300余名学生和社会青年,就业率97%。良性循环的科学发展模式,让阳谷职业中专发展成为了一所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国办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办学格局。截止目前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万人,完成短期培训3.2万余人次,先后被评为聊城市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劳务输出工作先进单位、职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科普示范学校,多次荣获省、市、县教育教学工作综合奖,在本地乃至全省起到典型带动和骨干示范作用正是得益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职业中专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高中学生到校学习,通过春季高考,圆大学梦想。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汽车运用与维修汽修2音乐表演艺术/舞蹈/表演3绘画艺术/舞蹈/表演4会计事务会计5机电技术应用机电/机械6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院校地址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院校地址:阳金路、南环路交叉的黄金路段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简介:阳谷县技工学校、阳谷县第二职业中专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位于阳金路、南环路交叉的黄金路段,办学历史悠久,交通道路便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隶属于阳谷县教育局、阳谷县劳动局主管,融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转岗培
阳谷县第一职业中专院校地址阳谷县第一职业中专院校地址:阳谷县阳谷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一职业中专简介:阳谷县职业中专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省百所骨干示范学校、省级教科研示范学校、阳谷名校,机电、电子、计算机专业是省级骨干示范专业。学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封闭式管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新增PLC自动控制、综合传感实验仪、线切割
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甘谷县大像山镇青泥河湾,甘谷县大像山镇杨赵村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集中职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成人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现有校本部、校分部、开放大学甘谷学习中心(电大)三个教学点
阳谷县第三职业中学院校地址阳谷县第三职业中学院校地址:山东省阳谷县阳谷县第三职业中学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三职业中学学校简介:阳谷县第三职业中学简介:阳谷县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是由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闫楼镇政府驻地,历史悠久,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学校现占地69亩,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网络微机室、语音室等先进的硬件设施。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高级教师8人,中级教师26
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甘谷县大像山镇青泥河湾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甘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介绍甘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公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现有学生4024人,64个教学班,教师262人;国家开放大学甘谷学习中心有大专、本科学员1058人。现开
阳谷县技工学校院校地址阳谷县技工学校院校地址:聊城城南三公里阳谷县技工学校学校简介阳谷县技工学校学校简介:阳谷县技工学校简介:阳谷县技工学校,于1991年01月14日在聊城挂牌成立,我学校迄今已经成立27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我学校主要经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级技术工人,就业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我学校本着制度与人文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凭借美丽的校园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已成为
陕西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陕西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院校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镇新府山陕西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陕西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陕西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介陕西省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府谷职中),在校学生1210人。有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共4675人。2016年,府谷职中招生326人,普通高中招生1573人,职校招生与普高招生比为1:5。陕西
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院校地址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院校地址: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正兴路202号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景谷县职业高级中学简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12月,称为"景谷县农业初级中学"。1985年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办学,名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景谷分校"。1994年正式更名为"景谷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被评为"省级合格学校
2023-08-25 23:17:34
2023-09-11 02:09:41
2023-09-04 00:24:21
2023-08-31 22:45:14
2024-09-04 16:09:42
2023-09-10 14: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