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职校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我是大专生,专业是计算机非师范类,有教师资格证,能不能报青海的特岗,能具体说明一下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有法学专业的学校(含电大、专科、函授)最好给院系名称
太多了楼主
名次 等级 校 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武汉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中国政法大学 6 A+ 吉林大学 7 A+ 复旦大学 8 A 厦门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 A 西南政法大学 12 A 浙江大学 13 A 南京大学 14 A 南开大学 15 A 华东政法大学 16 A 华中师范大学 17 A 山东大学 18 B+ 南京师范大学 19 B+ 华东师范大学 20 B+ 北京师范大学 21 B+ 暨南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云南大学 24 B+ 湘潭大学 25 B+ 中央民族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外交学院 28 B+ 东北师范大学 29 B+ 华中科技大学 30 B+ 华南师范大学 31 B+ 上海交通大学 32 B+ 湖南师范大学 33 B+ 西北政法大学 34 B+ 湖南大学 35 B+ 广西民族大学 36 B 重庆大学 37 B 上海大学 38 B 兰州大学 39 B 陕西师范大学 40 B 中南民族大学 41 B 西南财经大学 42 B 黑龙江大学 43 B 首都师范大学 44 B 山西大学 45 B 烟台大学 46 B 深圳大学 47 B 河北大学 48 B 辽宁大学 49 B 天津师范大学 50 B 湖北大学 51 B 南京财经大学 52 B 广西师范大学 53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4 B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55 B 扬州大学 56 B 安徽大学 57 B 宁波大学 58 B 郑州大学 59 B 甘肃政法学院 60 B 中南大学 61 B 上海财经大学 62 B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63 B 河南大学 64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65 B 福建师范大学 66 C+ 西安交通大学 67 C+ 广东商学院 68 C+ 同济大学 69 C+ 中国海洋大学 70 C+ 西南大学 71 C+ 宁夏大学 72 C+ 安徽师范大学 73 C+ 浙江工商大学 74 C+ 西北师范大学 75 C+ 沈阳师范大学 76 C+ 西北大学 77 C+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78 C+ 华侨大学 79 C+ 海南大学 80 C+ 东北大学 81 C+ 河北师范大学 82 C+ 新疆大学 83 C+ 温州大学 84 C+ 上海外国语大学 85 C+ 江西师范大学 86 C+ 上海师范大学 87 C+ 东北财经大学 88 C+ 武汉理工大学 89 C+ 华东理工大学 90 C+ 中央财经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浙江师范大学 93 C+ 南通大学 94 C+ 浙江财经学院 95 C+ 电子科技大学 96 C+ 华中农业大学 97 C+ 河海大学 98 C+ 山东师范大学 99 C+ 云南民族大学 100 C+ 南京工业大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贵州大学
海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Z
山东大学
山西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同济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厦门大学
湘潭大学
烟台大学
云南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重庆大学
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招生信息】开设硕士点专业有: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
知识产权法。人大最近几年的招生简章都不公布招生人数。
【攻关秘笈】人大法学院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专业课考试采用人大版的21世纪法学指定教材,市面上容易买到。试题题型比较稳定,重复率也不低,通常是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而且试题90%出自指定的参考教材。这些试题看似容易但难拿高分。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逻辑性,尽量多答,以展示出自已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面。
武汉大学——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全国领先
武汉大学法学院是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无论是“大法学”(包括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等5个学科类)还是“小法学”,其实力与研究底蕴在全国范围内都相当不错。优势学科突出,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攻关秘笈】武汉大学复试分数线相对较低,复试比例较大;专业课考试有指定的参考教材,考题通常不会超过这些教材的范围。专业课题型比较灵活,常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题型,比较重视考查考生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另外,武大在启航考研网上有辅导班,对考研成功也有一定帮助。
北京大学——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刑法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法学理论学科是我国最早设置硕士点的学科之一。名师云集,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北大法学理论学科长期以来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攻关秘笈】北大法学院的招生十分挑剔,如果对自己的实力与竞争力不是非常有信心的考生,建议慎重报考。北大的研究生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平时积累很重要。考试试题基本上都是主观题,虽然考题不多,但是出题灵活,考查的信息量非常大,要求具备深厚的法学学术功底和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政法大学——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
中国政法大学的培养模式独具特色:被录取考生按专业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学习。按照有统有分的教学计划,通识课程与20门左右主要专业课程是统一的,各学院根据本院的学科优势为学生开设部分选修课程,既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又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法大在法学领域各个专业实力都很强,尤其是法制史和诉讼法的研究水平国内一流。
【攻关秘笈】法大保送生、推免生的比例不高,每年报考和录取的外校考生较多。专业课考试都有指定教材,出题一般都限定在指定教材的范围之内,考题相对北大、清华的纯主观题来说比较容易把握。
西南政法大学——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
西南政法大学是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最齐全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院校。在全国二级学科评比中,西南政法大学的经济法国家级重点学科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
【攻关秘笈】西政研究生专业课考试也有指定参考书目,基本上是本科生教学用书,有条件的还可以参阅西政本科教学参考书,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学科的一些研究热点问题。西政的公费生招生比例一般在1/3以上、1/2以下,自费生学费约为1万元/年。
吉林大学——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
吉大法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的教授学者,科研成果丰富,律师实务也颇有影响。培养的毕业生中有许多已成为法律界和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校友资源非常丰富。法学理论和刑法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尤其是吉大的法学理论研究,饮誉全国。
【攻关秘笈】吉大法学研究生专业考试有指定教材,认真复习指定教材,全面掌握知识点,基本上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另外,笔者强烈推荐一本专业参考书给拟考吉大的同学,也就是吉大本科生差不多人手一本的《民法原论》(马俊驹著,蓝色封面1998年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
法学院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一个大院,拥有民商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学和宪法与行政法学为司法部和湖北省双重重点学科。设有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涌现了吴汉东、曹新明等国内外知名的知识产权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攻关秘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专业课考试分别指定了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出版的,考生要注意它们“新”的地方。考试题型根据所报考的具体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客观题和主观题都有,基本以参考书为考试范围。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
华东政法大学的教师多为上海知名律师,教学与国际接轨,注重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法律史学、经济法为司法部、上海市重点学科,刑法学也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重点学科,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国际法专业被国家司法部确定为司法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攻关秘笈】华政的考研难度要小于复旦大学,但华政本校的本科生考本校研究生的比较多,而且不乏有实力者,因此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考生应多接触案例,注重培养运用法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西北政法大学也是老牌的五所政法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学科研中心,在西北地区声望很高,不过因为地理位置受限制等因素,在五所政法院校中知名度和号召力相对较弱,但实力不容小觑,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攻关秘笈】西北政法专业课考试没有公布指定教材,不过题目难度不是很大,比较好把握。
二、名校战队,底蕴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国内还与许多知名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凭借名校效应、深厚的学术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一流的科研条件,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也得到众多考生的追捧。
清华大学——后来居上,民商法最具实力
民商法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最具实力的专业,汇集了包括中国商法研究会会长王保树、中国合同法学第一人崔建远在内的一批著名中青年法学专家,与社科院法学所、人民大学民商法成三足鼎立之势。
【攻关秘笈】清华大学法学的专业课考试试题与北大一样,基本是主观题,没有指定的复习参考教材,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不妨了解一下该专业的教学用书以及所报专业命题教师的有关论著和学术观点,多关注该专业的相关论文。
厦门大学——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民商法实力不俗
厦门大学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学专业实力不俗。国际法学学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税法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攻关秘笈】厦门大学法学专业考试有指定教材,题目比较灵活。除了指定教材以外,还要复习厦大法学院出版的考研参考书,主要是与考试相关基础科目的习题集,包括历年真题。对照题目和答案就能对考研试题风格和考查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浙江大学——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考研热门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是浙江大学文科建设的特区。 实行独特的、不同于浙江大学其他学院以及其他大学法学院的管理体制、学术机制、评价体系。拥有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等一些优势学科,也是法学类考研的热门目标之一。
【攻关秘笈】浙大法学院招生人数少,慕名报考的人又多,浙大本校的学生进复试以后优势非常明显,竞争相当激烈。政治、
英语等公共科过线分数偏高,专业课考题难度不算太大,不过法理的论述题往往比较灵活。
复旦大学——学科发展均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除了法学院本身快速发展以外,复旦大学与法学密切相关的
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
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外语教学的实力都居于全国前列,这也是其开展法学研究和教学、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得天独厚的条件。
【攻关秘笈】复旦的综合课考查的面比较广,其内容包括所有的法学核心课程,指定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考试既有老的内容,也有时事热点,有靠记忆的内容,也有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知识分析的内容,复习时要注意把握好参考教材和其他资料的知识综合问题。
南京大学——增强对外交流,中德合作办学
南京大学经济法学是江苏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学科。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研究生,学制三年,其中两年在国内,一年在德国,对考生很有吸引力。
【攻关秘笈】南大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竞争也很激烈,经济法专业尤甚,刑法学专业也比较热门。专业课考试不同专业的出题风格差别较大,考生要多收集一些相关信息。

甘肃政法大学分数线
2022年甘肃政法大学在辽宁物理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历史类的录取分数线560分。甘肃政法大学在黑龙江理科的录取分数线为479分;文科的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甘肃政法大学在浙江综合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57分。
甘肃政法大学,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甘肃省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为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
我是大专生,专业是计算机非师范类,有教师资格证,能不能报青海的特岗,能具体说明一下吗?
职校教育网(https://www.zxsgpt.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大专生,专业是计算机非师范类,有教师资格证,能不能报青海的特岗,能具体说明一下吗?的相关内容。
查询中大网校知悉,青海省还未下发报考通知。甘肃省已下发了通知,你可以参考一下。
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关于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9〕1号),结合省情和甘肃省四年来“特岗计划”实施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和范围
通过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教师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公开招聘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我省“两基”攻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进一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010年,我省拟在以下43个县(市、区)(全部为“两基”攻坚县、国扶贫困县、地震重灾县和少小民族县)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环县、镇原县、宁县、合水县、华池县、清水县、武山县、秦安县、麦积区、张家川县、甘谷县、 武都区、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成县、徽县、会宁县、夏河县、碌曲县、迭部县、玛曲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积石山县、东乡县、永靖县、康乐县、广河县、和政县、临夏县、临洮县、通渭县、漳县、岷县、陇西县、渭源县、静宁县、庄浪县、肃南县。全省计划招聘农村特设岗位教师3079名,聘期3年。
各县(市、区)拟聘人数以4月份已上报省教育厅的计划数为准。
二、基本原则
(一)招聘工作由省教育、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二)特岗教师的安排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搭配。
(三)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义务
教育学校任教。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可安排在农村生源占60%左右的县城学校。
(四)特岗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合同管理。合同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对象和条件
(一)特岗教师招聘对象必须为甘肃生源,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师范类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中具有教师资格证或取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
心理学两门课程考试合格证者为辅,并招收少量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
(二)符合以上条件的往届毕业生必须为2006年暨以后毕业,尚未就业且持有《择业通知书》。
(三)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四)报名者应同时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
(五)招聘对象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
3、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
四、实施办法
(一)报名时间及方式
1、为切实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教育部开通“特岗计划”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符合报名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必须先登录
进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0年6月1日—6日。
2.通过网络报名的省内高校应往届毕业生,于2010年6月7日至6月11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进行现场报名。再由各高校于6月15日前统一到当地自学考试机构进行集体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省外高校应往届毕业生,其现场报名由甘肃政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办和省自考办共同负责,报名时间:6月7日至6月14日。联系电话:0931—7601429。
考生现场报名时,须持身份证、毕业证(或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开具的证明)、《择业通知书》、教师资格证等证件原件和《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表》一式四份(附贴近期1寸免冠彩照)。省内高校毕业生报名表由各高校自行印制并免费向毕业生发放,省外高校毕业生报名表由毕业生登录甘肃教育信息网(
www.gsedu.cn
)自行下载。报名表由考生、现场报名的高校、市(州)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留一份。没有进行网络报名的考生不能参加现场报名。否则,通过考试者也不予聘用。
3、原则上,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只允许在其生源地所在市(州)行政区域内跨县市区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志愿服务县,不作调剂。
4、相关高校负责对符合报名条件的毕业生进行信息汇总,并于2010年6月20日前将《甘肃省2010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信息汇总表》上报省教育厅,该表数据结构以省自考办规定的格式为准。
(二)资格审查
毕业生资格初审由负责现场报名的高校负责,资格复审在笔试结束考试成绩公布后,与面试工作一同进行,由相关市(州)和县(市、区)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共同负责。
(三)考试(笔试)组织
1.省自考办按照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的统一安排,负责特岗教师选拔考试(笔试)的具体组织。准考证由省自考办安排制作,经相关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盖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内由毕业生凭身份证到现场报名的高校自行领取。相关高校要会同当地自学考试机构,认真做好考试(笔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考试(笔试)程序严格、严肃、严谨、有序进行。整个考试(笔试)工作由省教育、人社等部门巡视监督。
2.考试(笔试)内容
本次考试笔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两部分,各占150分,总分300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思想政治课基础知识、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考生报考的任教学科,分文科综合(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综合(数学、物理、
化学)、音体美(语文、数学及本专业)三类分别命题。
3.考试(笔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2010年7月3日上午8:30—11:00,公共基础知识;7月3日下午2:00—4:30,专业基础知识。
考试地点:现场报名的高校,兰内考点将适当集中,具体以准考证上的安排为准。
(四)人选确定
笔试成绩公布后,省教育厅将划定参考分数线,依据各县(市、区)招聘计划和考生笔试成绩,按学科需求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进入各县(市、区)面试人员名单。面试工作由各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按照市(州)教育、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进入面试人员原则上音体美学科按各县(市、区)招聘计划的120%掌握,其他学科按各县(市、区)招聘计划的110%掌握。面试满分100分。各县(市、区)拟聘用人员按考生总成绩(笔试成绩×80%+面试成绩×20%)和学科需求确定,并由县(市、区)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体检,经公示后报市(州)复核。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2010年7月20日前将审核同意拟聘用的特岗教师名单汇总上报省教育厅。
(五)岗前培训与上岗
各地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并在上岗前按国家规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确保特岗教师在秋季开学时持证上岗。本年度招聘的特岗教师上岗情况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于9月底前报省教育厅。
五、保障政策
(一)特岗教师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人事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6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33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可纳入特岗教师管理。
(三)特岗教师在聘期内,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不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的,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改正;对不适合继续在教师岗位工作的,应及时向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不再列入本项目管理,自主择业。
(四)本次招聘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继续任教的,经市(州)教育、人事部门同意,由县(市、区)教育、人事部门组织进行岗位考核,岗位考核合格的,不进行其他考试,由县(市、区)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省上不再行文。
(五)服务期满后,岗位考核不合格和不愿留在志愿服务地学校工作的特岗教师,由其自主择业。
六、资金安排
“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以中央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岗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依据实际在岗教师人数据实核拨。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和中央补助水平综合确定。凡特岗教师工资性年收入高于国家标准的,高出部分由县(市、区)政府承担。特岗教师工资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分本科、专科,月最低收入为国家年人均拨款标准的1/12。
组织选拔特岗教师过程中产生的笔试等工作费用,由省财政负担,面试费用由相关县(市、区)负担,不得向毕业生收取任何费用。
七、其他事宜
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教师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相关县(市、区)和学校,要为特岗教师提供相应的周转住房和必要的生活条件。
相关市(州)教育局商有关部门制订执行本方案的实施细则,并于2010年5月31日前上报省教育厅。
本方案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负责解释。
职校教育网以上就是我是大专生,专业是计算机非师范类,有教师资格证,能不能报青海的特岗,能具体说明一下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职校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职校教育网:
www.zxsgpt.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